在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城市建设博览会(以下简称“城博会”)现场,记者看到各个展台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各地展示了在打造人民满意“好房子”、幸福安全“好小区”、完整共享“好社区”、宜居韧性“好城区”中,涌现出的新理念、新科技、新模式、新成就,吸引了不少观展人员驻足咨询。据了解,本届城博会以“人民城市幸福家园”为主题,搭建起科技创新赋能住房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全景式展示交流平台。
在城市更新的背景下,老旧小区改造一直备受关注,能够改善居民居住条件、提高居民生活质量。赣州章贡展区展示了红环路智慧社区等老旧小区改造典型案例。据介绍,在改造过程中,章贡区围绕打造宜居生活环境、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探索新型社会治理方式的理念来实施组团式改造。同时,通过“政府+企业”模式,汇聚多方力量,因地制宜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从根本上解决老旧小区的“疑难杂症”。现场工作人员指着“红环路高品质智慧社区”大屏说:“正是因为有了这个智慧平台,社区居民不出家门就可以享受物业缴费、居家报修、线上购物等便捷服务。”依托这一平台,还实现了高空抛物监测、电动自行车异常充电报警等智慧化应用,满满的“科技感”换来了居民十足的“安全感”。
在重庆云阳展区,桂湾移民安置房小区等老旧小区改造的典型经验也吸引了不少人驻足观看。“重庆业主APP”正是云阳县积极利用信息化、智慧化手段,实现居民在小区改造中“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的一大亮点举措。居民可通过APP参与改造前期规划、过程实施和后期管理的全过程,在线看公示、读政策、答问卷、作表决、作评价、提意见、收回复,较好地解决了线下会议到不了、到不齐、听不清、听不全的难题。相关负责人表示,APP投入使用以后,居民对老旧小区改造的支持率由原来的40%提升至95%。
为展示各地在建设“好社区”过程中的创新探索,本届城博会特别设置了“全国完整社区建设试点综合成果展”,点面结合,综合展示106个完整社区建设试点的工作成果,重点展示天津、上海、宁夏等地的建设经验。
其中,上海市黄浦区淮海中路街道淡水路社区依据周边各类人群的不同需求,突出“全龄友好”这一重要理念。聚焦儿童友好,打造社区嵌入式“宝宝屋”、“一平方米儿童玩具屋”等,组织开展各种亲子活动;聚焦弱势群体,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社区内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应装尽装,盲道、扶手遍布社区;聚焦青年群体,大力推动“街巷小店”改头换面,对各种各样有生活烟火气的老旧小店进行改造,让青年人更爱来淡水路citywalk(城市漫步);聚焦楼宇白领,利用社区资源开展文体、交友、科普等各类活动,引导他们走进社区开展社区治理,与社区“双向奔赴”。
北京市政总院展区的受壁街项目也为“好社区”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项目规划全长960米,针对现状道路不连续、基础设施老化、停车乱停车难的痛点,自西向东打通胡同断头路,完善区域微循环,实现了街道环境美化提升,为居民创造了高品质生活空间。值得注意的是,受壁街将给水、再生水、电力、热力等管线纳入综合管廊中,减少地下管线占用空间。同时,创新性利用地下空间设置地下停车廊道,设置181个停车位,将综合管廊和地下停车廊道共构布置,大大提升了地下空间利用效率。
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离不开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通过数字化手段,对城市的供水、排水、燃气、供热、桥梁、管廊等进行实时监测,能够及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效提升城市安全运行保障能力。城博会现场,多家企业展示了地下管网安全运维保障技术服务、城市生命线安全感知大模型等智慧场景的落地情况,为“好城区”建设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在正元地信展区,“工程治理+数字赋能”双轮驱动的城市生命线安全风险智能监测预警关键技术体系让人耳目一新。现场负责人以在安徽省宿州市开展的地下管网运行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实践为例进行介绍。在该项目建设中,正元地信针对燃气、供水、排水、桥梁等重点部位,布设6大类、21小类共5万余套物联感知设备,构建起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态势的立体感知网络。自项目上线以来,成功预警燃气管网泄漏、供水管网泄漏、排水管网淤堵等各类突发险情9000余次,排除隐患976处,城市生命线安全事故发生率显著下降,城市安全韧性水平得到切实提升。
在新奥能源的城市燃气智能运营展区,观展人员可以重点了解安全稳定运营、高效资源统筹、满意周到服务三大核心能力。新奥能源通过在全国105座城市部署的2000万个智能物联设备,实现对风险的快速感知,通过“智能+平台+生态”的模式,与城市应急平台联动,用技术筑牢城市安全底线,实现让城市更安全、让群众更安心。
从好房子到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最终目的是为了构建更加宜居、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让人民群众拥有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本届城博会还在现场设置了互动体验区,通过VR(虚拟现实)体验、城市漫游和人机互动形式,为观展人员全面展现城市未来发展的图景。
摘自 《中国建设报》 2024.07.04 记者 孙思妍